触目惊心,168人被抓...
这些天,都在关注"医疗反fu"的话题。
基本每天都会刷到新闻,某某医院领导被带走,某某医院领导被查出贪多少钱。
据统计,截止目前为止,全国已经有168位院长被抓。
医疗反fu的问题,我还是知道不少事情。
(一)
医疗fu败,究竟有多严重....
医疗体系的fu败问题,由来已久,不是近期才出现的事。
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?
一直以来,医疗行业都存在着“带金销售”的潜规则。
什么做“带金销售”?
就是说药企的医药代表结识医生,通过给予回扣和好处等方式,让医院增加其产品采购量、医生多开其公司的药品。
其实很多药,甚至包括所谓的创新药,没有大家想得那么高端,反而药品同质化严重。
举个例子。同样是治疗癌症的药,A药和B药都能达到类似效果。
作为医生,究竟是开A药还是B药?
这个时候,就靠医药代表的"销售能力"。
医药代表通过其销售能力,从而使医生在患者身上多开这种药,医院多采购这种药。
当然,直接给予医生回扣是不可行,但还有各种办法呀。
例如邀请某位医生去"讲课"或学术会议。
名义上是讲课,本质上是推介会,向其他医生推介这款药或者分享患者用药的经历。
最后以"讲课费"的名义打给医生,形成闭环。
我们国内很多药企,特别是小药企,根本就不是研发医药企业,而是销售公司。
过去很长的时间,我们的医药企业根本不注重创新,只注重"销售"。
大家不妨去看看上市药企的财报,里面有一个费用,叫做"营销费用"。
所谓的"营销费用",大头其实就是给医院和医生的好处费。
这些营销费用,大概占药企总收入的40%-90%,甚至有些超过100%。
今天还看到新闻,云南某医院以3520万购入一台仪器,院长竟然拿到1600万的回扣...
真是触目惊心啊。
很多药企的"营销费用",甚至远远高于其的研发费用。
所以你就能理解,很多药企根本就不是研发药物的高科技企业,而是销售公司。
这些成本最终都转嫁在患者和医保基金身上,三年口罩,医保基金都快没钱了。
这就是医疗行业心照不宣的"潜规则",已经到非常严重的程度。
(二)
医疗反fu的背后,还要解决这个问题..
我和我老婆有不少朋友亲戚在医疗体系内。
这次的医疗反fu,是真真实实的。
被称为历史最严,丝毫不夸张,甚至可能会改变这个行业。
医生是收入非常高的群体,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医生和科室主任。
但医生和护士的阳光收入不高。
作为社会个体,我并不反对医生拿高薪,甚至我支持医疗从业者高薪。
一名普通医学生5年大学本科,3年硕士,3年博士,3年规培,最终才能成为医生。
这只是第一步,还有漫长的经验积累过程。
医生的培养周期,是非常漫长的。
年轻医生刚出来,收入其实不高(相反我觉得太低),要继续熬,熬出来才能挣大钱。
一位普通医生大概在40岁前是赚不到什么钱的,话语权都掌握在老医生手上。
还特别忙,既要看病还要写论文评职称,可能还会有办公室政治...
培养一位优秀医生,要花费巨大的社会资源,培养出来,更是社会的重要人才。
想想口罩这三年,多少医护人士奔赴前线,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。
所以医生和护士这些职业,本身就是很特殊,用劳动法是解释不清楚。
你不可能“既要马儿跑,又要马儿不吃草”,用爱发电是不现实的。
一方面,医疗反fu是绝对正确的事情。
另一方面要想办法提高医疗从业者的阳光收入,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。
与其同时,要干掉没有研发能力的小药企。
只有销售能力,没有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小药企就应该要倒闭。
放眼全世界,医药行业都是垄断行业,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和钱去做研发。
我们的药企和世界级的药企之间的差距,比芯片领域差距都要大。
医药是刚需品,我们也需要国内药企的发展,才能让国民吃得起平价药。
就以抗癌药PD-1为例。
外企研发出来的抗癌药,效果确实更好,副作用更少,但贵啊,还不肯降价进医保。
人家是外企,又是垄断,凭什么降价卖给你。
国产抗癌药,效果能达到90%,虽然有些副作用,但愿意降价进医保。
其实这几年国内癌症的治疗费用大大降低,很大程度就是国产抗癌药的崛起。
这就是为什么国内药企不能死,要继续扶持发展的重要原因。
药始终是刚需,你把国内药企干死,真的只能吃贵价进口药。
而且口罩这三年,我们都清楚,医疗行业还具备战略意义,绝对不能死的。
我们有庞大的市场需求,足够养活那些愿意投钱研发,并愿意降价卖的优秀药企。
这是医疗行业可以继续投资的底层逻辑。
(三)
医疗行业基金,还能买吗?
最后再讲讲医疗行业基金,能不能买?
逻辑在上面已经讲过,医疗行业绝对死不了,还需要大力扶持发展。
但我们需要的是愿意投钱做研发、做创新药的药企,不是那种只有销售能力的辣鸡药企。
药是刚需品,本质上最不缺的就是销售,最缺的是研发能力。
无论医疗行业还是医药行业指数基金,都有绝对的投资潜力。
这次的反fu,目前来看,是来真的。
不要不相信,像当年东莞扫黄,很多人最初也不相信,再看看现在的东莞。
这次反fu,可能会改变整个医疗行业,就说那50%的"营销费用"怎么变化,对上市药企的财报都有重大影响。
对药企来说,特别是研发创新药的大药企,长远来说,绝对是利好。
But,阵痛是无法避免的。
医疗和医药行业基金已经调整快2年时间。
这次又加上反fu风暴,有些医生和药企的医药代表直接都被抓,这是真实的。
任何的行业指数,一旦调整起来,周期都是漫长,短则2-3年,长则4-5年。
以我们比较熟悉的中概互联为例。
调整了2年时间,才真正算是见底,当前仍然在底部徘徊着。
反弹不是一蹴而就,底部还有徘徊的时间。
医药和医疗行业指数,我自己判断还没有彻底到底。
所以现在开始定投买入,我觉得还不是非常适合,可以再等等低位徘徊阶段。
对我自己来说,我基本放弃行业指数基金,全力加仓宽基指数。
我自己只有微小仓位的医疗行业基金,以前留下来,不构成任何建议。
非要说建议,我还是会建议普通投资者优先选择「宽基指数基金」
宽基指数基金是真的省心省力很多。
每遇到行业调整,宽基指数基金的优势都会凸显出来,不用担心行业调整。
就像这次医药反fu,
作为宽基指数博主,对我自身投资而言,影响不大,我甚至不用过度关注。
佛系定投宽基,才是普通人的YYDS。
PS.
希望这轮反fu,可以真的改变医疗行业长久以来的顽疾吧。
这不是简单的反fu问题,还涉及医疗体系改革,以及利益再分配的问题。
既然已经开始,就不要铩羽而归。
整改吧,调整吧,优化吧。
长久陪伴,偶尔启发,请关注↓
NP教授,热爱低风险理财和养基的老师傅。
说过最毒的真话,得罪过很多人,只为救更多人。
如今年华渐老,采菊东篱下。只写我感兴趣的,只说你看得懂的。
长久陪伴,偶尔启发,慢慢变富也挺好。
觉得对自己有帮助的
请在右下方点赞,表示鼓励